【劏房/區域服務隊/簡樸房】劏房是香港的老大難問題,近年政府設立劏房租務管制,並在2022年1月起,以1800萬元委託非政府機構設立6支區域服務隊,協助差餉物業估價署在地區層面推廣劏房租務管制,處理查詢和轉介違規個案等。區域服務隊首3年合約已於2024年年底屆滿,政府之後增至2400萬元招標,服務隊的職責、績效指標亦隨之增加,6支區域服務隊在今年年初展開新一份3年合約。
房屋局:服務隊未來3年須講解簡樸房
房屋局回覆《星島頭條》表示,6支區域服務隊由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,共處理約3.1萬個查詢,轉介250宗個案予差估署、設立約690次街站、探訪4600個劏房住戶。為配合簡樸房工作,房屋局指服務隊在未來三年,會向相關業主和住戶講解簡樸房,同時訂立一系列績效指標,當中包括各支服務隊每年上門探訪居民達1000次。

區域服務隊每隊3人 探訪送暖、轉介個案
目前全港有6支區域服務隊,服務港九新界,經公開招標受委託的非政府機構包括新界社團聯會、油尖旺民生關注會等。外界對區域服務隊了解不多,究竟他們有何具體工作?新社聯社會服務基金項目經理蔡炳立表示,過去每月會擺設十多次街站,現時政府要求更多接觸劏房戶,因此服務隊現時每月擺設街站5至6次,把更多精力放在探訪及「洗樓」,而當遇到節日、假日,會做更多送暖行動。
人手方面,蔡炳立指由原本每隊2人增加至3人,但認為要處理如此大的區份,並不足夠,難深入掌握每一區區況。以他的服務區為例,如地區團體發現劏房戶,可以轉介給他們負責,再基於個案情況作出適當轉介和查詢。
與關愛隊性質相似?服務隊:互補不足
區域服務隊的性質,令人聯想另一地區組織、同樣會「洗樓」的關愛隊。蔡炳立指在情況許可下,會跟關愛隊合作,但指關愛隊和服務隊對社區理解有不同角度,兩者熟悉議題不同,相信可互補不足,做到協同效應。
作為協助政府推廣劏房、簡樸房政策的隊伍,需有一定專業知識,蔡炳立表示,服務隊成員要對條例有足夠理解,以及清楚如何處理房屋資源轉介,不過當局未有直接培訓服務隊成員,而是和服務隊定期協調,而當遇到專業法律問題時,服務隊也可向差估署了解。
……
記者:曾卓琳
來源:星島網